杭州结对帮扶黔东南州恩施州 去年助8.69万人脱贫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6-21 15:21:46 星期五   

黔东南州丹寨县中药材“瓜药套种”项目基地

最近,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连续选派了两位工程师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不是做项目,而是当老师——在当地,宇视科技和丹寨职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投资40余万元开办“校企共建实训室”,不仅开发了32门视频类课程,还安排了工程师实操教学。“今年6月底,首批‘宇视实训班’将结课,成绩出色的学生将来到宇视实习,并有机会直接在宇视就业。”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贵州省黔东南州和湖北省恩施州是杭州重点结对帮扶对象。这样的共建和培训,只是杭州扶贫协作工作中的缩影。

6月20日,记者从杭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得知:2018年,杭州在两地共投入财政援助资金及社会帮扶资金10.78亿元,选派挂职干部62名、专业技术人才627名,实施扶贫项目615个。杭州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对口帮扶处处长茹意介绍,截至去年,黔东南和恩施两地尚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万。“杭州去年帮助了8.6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除了资金“输血”,为产业“造血”是杭州帮助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杭州广泛动员浙商(杭商)参与当地产业发展,投资签约项目127个,协议金额达131.34亿元。

恩施以茶出名,却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浙江新洲国际贸易公司和当地金果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现代化茶叶产业示范园。将原本凌乱分散的茶田,建设成1455亩抹茶茶园基地,从日本引进6条抹茶生产线,可实现年产抹茶160吨,亩均增收三四千元,直接带动周边125名农户实现就业,每人每年可增加近2万元工资性收入。

援派干部是扶贫一线的“领头雁”,也是“造血”的主力军。目前,两地共24个结对县(市),每个县(市)都有2名杭州来的挂职干部。滨江区西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徐建刚在黔东南丹寨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一年多来,他带领工作组为当地想了不少金点子。“丹寨地薄人稀,我们探索了‘瓜药套种’中药材项目,由公司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保底收购等,农户和贫困户既有了劳务薪水,还能拿到土地流转金和产业分红金,实现了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黔东南州丹寨县中药材“瓜药套种”项目基地

丹寨烧茶村今年实施了300亩“瓜药套种”中药材项目,覆盖了50多户贫困户、近300名贫困人口。“我们家5口人,原先只能靠种玉米和稻谷过日子,人均年收入2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天秀说。她和丈夫加入项目后,不仅获得了8000多元土地流转费,务工年收入也涨到了4万多元。

中药材是恩施下辖利川市的特色产业,但产业发展始终迟缓。杭州市萧山区挂职利川市扶贫办副主任盛良一年多来跑遍了利川所有乡镇和村级经济合作社,梳理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薄弱点,明确了杭州帮扶的切入点。日前,杭州投资兴建的马蹄大黄扶贫车间正式投产,一举带动全州发展大黄种植面积约7万亩,为当地经济发展增加新动力。

劳务协作亦能激发当地内生动力。“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黔东南黎平居民罗南昆身上,这句话得到了真实体现。两年前,老罗带着老婆和两个女儿走出村子来到桐庐,一家四口在杭州千芝雅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工作。“原先在黎平只能打零工干苦力,现在我和老婆每个月工资加起来近万把块。真的感谢杭州来的同志们。”

像老罗这样通过帮扶介绍来浙就业的两地贫困群众,去年共有3万余人。留在当地的,杭州也千方百计为他们设置就业岗位。余杭华鼎集团和黔东南天柱县合作服务产业项目,去年建成投产了3家服装“扶贫工厂”,年内已解决400人左右就业,计划到2020年吸纳3000名劳动力。

杭州扶贫协作的规划同样做得很深远:纵深推进教育医疗帮扶,全市共有30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99家医院及医疗卫生机构和两州建立帮扶关系,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模式改善当地教育和医疗基础设施环境。恩施市中心医院副院长袁鹰说,杭州市红会医院为恩施带去了全新诊疗技术。援派的计算机工程师,还搭建了远程会诊系统,实现了两地医院对重症疾病的远程会诊;恩施也相继派送了9位医生前往红会医院进修学习。

记者了解到,今年杭州将着力打造扶贫协作“杭州样本”。围绕组团帮扶,在教育和医疗帮扶上持续用劲;推进“银龄计划”,打造东西部协作智力帮扶升级版;继续加大引导浙商(杭商)到对口帮扶地区投资合作、产业对接;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各类企业和各界人士等社会力量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帮扶行动。

来源:  作者: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赵波  编辑:娄晓涵
要闻
对口帮扶黔东南
对口帮扶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