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区扶助湖北宣恩打造“仙山贡水”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6-05 11:27:02 星期三   

宣恩沙道沟镇松坪安置点

记者郑超(右)在宣恩采访

宣恩伍家台贡茶基地

五月一场雨后,“扶贫协作西部行”采访团来到湖北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山上的茶园,俯瞰,一山千行绿,伴着山间水汽氤氲,连绵的茶园如同仙境。同行的伍家台村支部书记郑时兵指着刻有“皇恩宠赐”的巨石告诉记者,这不是普通的茶园,是乾隆皇帝亲笔御赐的贡茶原产地。

宣恩,隶属于恩施州,处于鄂西群山逶迤中,一条贡水河穿城而过,是“仙山贡水”的浪漫之地,也是湖北26个贫困县市之一。

2016年底,东西部扶贫协作大幕开启,杭州牵手恩施,宣恩成为西湖区的扶贫协作对象,两地成为千里之外最亲密的朋友。

“双贡合璧”,打造扶贫新“茶经”

得益于山区优渥的自然条件,恩施州各地盛产茶叶,是被寄予厚望的“脱贫叶”。宣恩一地有“一亩茶田”养活三代人的说法,但随着产业的萎缩,伍家台贡茶盛名衰落,相比已经名声大噪的恩施玉露和利川红,虽身系贡茶之名,伍家台的名声却远不及“一红一绿”。

如何实现“一叶动天下”的愿景?西湖人带着龙井的“茶经”来了。

和伍家台一样,身为绿茶之王的龙井也是贡茶出身,“双贡合璧”的协作概念也由此而来。去年12月底,由西湖区援建的伍家台贡茶产业升级打造项目完工。一座茶产品冷冻库建成投用,新购入的12套机械设备可以支持6家原料加工厂,项目还改造了300亩有机茶示范基地。

“我们从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入手。”来自西湖区的挂职干部——宣恩县委常委、副县长裘凯表示,通过和龙井茶产业协会的合作,引入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和理念给当地的茶产业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产得出来也要走得出去,郑时兵带着新一季的春茶来到杭州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通过工作组的联络协调,伍家台贡茶还入驻龙坞茶镇进行了展销。

借助持续深入开展的“硒品入杭”活动,工作组还组织杭州茶企积极参加宣恩县贡茶文化节,并派出专家指导宣恩茶业产业建设。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与宣恩伍家台贡茶产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茶产业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品牌合作和市场拓展等合作项目。

在协会的引荐下,去年以来,伍家台昌臣茶叶公司先后与浙茶集团、大能集团、杉杉茶叶公司等大型茶企合作,年销售茶叶940余吨,销售总额达990余万元。

宣恩也产黑茶,相比绿茶,需要一系列发酵加工的黑茶更是鲜有人知。

在宣恩县椒园镇,沿着泥泞的山路,镇长向莲花带领我们来到了一片工地——当地第一家黑茶标准化加工厂房,今年6月将建成使用。

2018年,西湖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50万元启动该项目建设,据了解,今年西湖区还将继续追加投入350万元。“建成之后,这个项目可以满足周围数十个村的黑茶的生茶加工需求,这对于宣恩的黑茶产业而言是一项重大的基础工程。”向莲花介绍。

引商回归,构筑“易迁”新生活

5月13日下午,伴随着无人机升空,镜头之下,58幢白色现代化标准住宅楼伫立山间,蔚为壮观。

“这里是宣恩沙道沟镇松坪安置点,也是目前恩施州最大的易迁点项目,共1500户。”沙道沟镇镇长秦正才指着手机屏幕上的画面惊叹道,“从来没有从这个视角看过,特别壮观!”

围绕这个规模庞大的扶贫项目,西湖区在当地投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并引入厦门准者体育公司开展服饰加工产业。“这个项目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就近解决易迁点贫困户的就业。”裘凯表示,没有产业谈不上安居,对于易迁而居的老百姓而言,解决他们的生计是首要任务。

25岁的刘丹去年从福建回到家乡,成为易迁点的居民。乔迁新居后,她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现在每个月能有三千元的收入,在外打工收入肯定更高,但是开销也大。”刘丹说,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家里的老人更是她的牵挂。

和刘丹一样,原本散居山中,把走出去当成希望的年轻人,如今纷纷回到了村里。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政策,目前易迁点90%的农户已经实现了脱贫。

在高罗乡周家堡安置点,一个更具规模的湖北展旭服装厂已经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去年以来,西湖区先后投入近百万元来建设这个扶贫工厂附属设施建设项目。

走进车间,员工们正在齐齐开工,加紧生产新一季的秋冬新品。“两间厂房3000平方米,每月生产服装将近5万件,230位员工,一半以上都是原本的贫困户。”老板曹林是地地道道的恩施人,在浙江平阳创业十余年,如今他把工厂带回了恩施,“我们也算是浙商回归了”。让曹林最高兴的是,当初跟着他一起外出的30名恩施员工也随他一同回到了家乡。

27岁的小乐子是其中一位,作为娴熟技工,他月收入达到了八千元。“和之前在浙江的收入一样,但是你要知道,浙江的排骨要25元一斤,我们这里只要13元!”小乐子说,原本夫妻两人在外一年下来几乎没有多少结余,“现在能存下钱,还能照顾家里,孩子的入学读书也都能就近解决”。

两年多来,在西湖区扶贫协作工作组的积极引导下,浙商企业积极参与在宣恩投资兴业,目前,已有6家浙商企业入驻,2018年实际投资达到3.8亿元。

誓断“贫根”,育人种下新希望

在高罗乡歌乐城社区安置点,332户易迁而居的贫困户在这里生活。清一色的建筑中,一间颜色鲜亮,设备先进的学堂颇为引人注目。

5月13日下午四点三十分刚过,大批学生欢呼着涌进了“四点半学堂”。二年级的学生莫宇轩直奔亲情聊天室,拨通了妈妈的视频电话,“这两天在学校好吗?有没有听老师的话?”视频那头,远在浙江打工的母亲眼里噙着泪。

“目前四点半课堂有75位学生,附近的中心小学每天会派3位老师来,负责孩子们的管理。”据社区主任兰海英介绍,围绕大量留守儿童放学无人监管的问题,这间由西湖区蒋村街道联合杭州恩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社会力量援建的公益项目解决了社区的一大困难。

更大的教育扶持项目还在酝酿。正在建设中的沙道沟镇松坪小学,今年9月就将竣工迎来第一批学生,这所学校由中铁集团承建,按照国家一类标准施工建设,新建规模近2万平方米。

“西湖区历来重教,教育也是我们的优势,要从根本上实现脱贫,教育是重中之重。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我们先后派出多批教师来到宣恩支教。”裘凯透露,在2019年的扶贫计划中,西湖区扶贫小组将把自己的教育优势发挥到最大,“未来,我们会依托沙道沟镇松坪小学,开展各类远程教学、学术交流活动,把更多更先进的教育资源和理念带到宣恩”。

针对成人的职业教育也在深入开展。围绕“精准培训、创业带动”的目标,“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在两地之间持续展开。培训班通过采取多种授课及现场教学等方式提升创业致富带头人致富带动能力,更好地帮助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脱贫。2018年,西湖区共计帮扶55万元用于支持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两地联合举办宣恩县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3期,培训人数151人。

扶贫协作工作组还把宣恩的学生带到了杭州。去年以来,两地积极引导宣恩贫困学生到杭州职业学校就读。目前在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杭州轻工技师学院等学校就读的宣恩贫困学生有27人。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记者 陈昌旭 郑超 李忠 通讯员 胡建亮 郭洋  编辑:娄晓涵
要闻
对口帮扶黔东南
对口帮扶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