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高铁、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逛西湖、第一次参观博物馆……对于今年8月底来杭求学的180多位恩施籍学子来说,过去的1个多月时间里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
“我第一次看到西湖时特别激动,好想大喊一声——西湖,我来了,杭州,我来了!”坐在杭州第一技师学院行政楼三楼会议室里,15岁的彭晶晶连说带比画,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走出去,天地宽。2018年,杭州市与恩施州两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达成职业教育扶贫协作协议,面向恩施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分赴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和杭州轻工技师学院学习深造。在杭攻读3年后,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毕业证书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由学校优先推荐就业。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开展劳务协作,实现就业扶贫成败之举也在于精准。自杭州对口帮扶恩施州以来,在两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劳务协作被作为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和举措。通过劳务协作,搭建起从恩施到杭州就业的“立交桥”;通过借智育才,打造一支“用得上、留得住、带不走”的人才队伍;通过订单式培训,建立从校园到职场的“直通车”。
创新劳务协作模式
促进优质就业真扶贫
“虽然我来杭州才1个多月,但已经想着如果明年还有机会,希望家里的妹妹也能来。”性格开朗的彭晶晶来自恩施州来凤县,这次入读杭州第一技师学院药剂专业。晶晶说,她家庭生活贫苦,收入来源主要靠爷爷种地所得,“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在校期间一定好好学习,将来靠自己的能力留在杭州,当个新杭州人。”
“毕业后通过就业留在杭州还真不是问题。”
一起接受采访的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基础部竺日培老师补充说,“近些年,我院药剂专业的就业行情一年比一年好,刚毕业的学生月收入就有四五千元”。
彭晶晶的杭州就业梦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目前,恩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有180余名2018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在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和杭州轻工技师学院学习。他们在杭就读的3年内,不仅学费全免,每生每学年还给予1万元生活补助、3000元交通补助,同时还能享受其他的贫困生助学政策。毕业后,如果想要留在杭州工作,学校将优先推荐就业。
“职业教育也是一条高效、精准的扶贫路子。”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林纲说,这种模式针对杭州市技能人才需求,依托杭州的技工院校建立定向专业设置和招生就业机制,通过“订单式”培训,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实现在杭就业梦想。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恩施州建始县就业局局长田从礼表示,“从短期来看,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是脱贫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从长远来看,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劳务协作,培育了一代人。通过培训,在杭州就业,让这些贫困劳动力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综合素质,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另外,杭恩两地还积极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劳务协作的组织化程度。目前,恩施州在杭州设立了“1+8”劳务协作工作站,为在杭州务工人员提供包括就业信息、创业指导、权益维护、技能培训等综合性服务。为进一步促进就业,针对恩施州急需的农业技术、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各类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依托杭州市委党校、浙江大学等院校资源,开展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培训,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扶贫干部培训,以及金融、教师、旅游、电商等专业领域培训18批次,培训1200余人次。今年截至目前,恩施州已经输出13576人到杭州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849人。
帮助贫困户就近就业
因地制宜扶真贫
今年7月以来,恩施州来凤县满店村唐生莲,几乎每天都要到村里的藤茶生产基地看一看,“只要不下雨,我就在基地上采摘茶叶,采摘完再由村里的加工厂收购,1天大约能收入100元。”
唐生莲所言的加工厂是村里的异地置业项目。今年4月,满店村与恩施州凤鸣藤茶有限公司签订集中安置点后续扶持项目协议书,引入满店藤茶加工厂。按照协议,加工厂投产后,每年聘用安置点的贫困户参与藤茶加工厂务工,长期务工人数(公益性岗位)不得少于2人,工资每月每人不得少于1000元;临时务工人员不得少于8人次(年务工6个月,月工资不低于1800元),所有务工人员工资按月足额打卡发放。
“扶贫工厂进村真是太好了。我从家到工厂,步行只要十几分钟,收入多劳多得,既能在家门口上班拿工资,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正在加工厂忙碌的村民说。
像唐生莲一样享受到扶贫工厂带来变化的还有很多。杭州与恩施州开展对口帮扶以来,通过引导浙商在恩施州投资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在贫困乡镇(村)办扶贫车间、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就近就业。
比如,萧山区对口帮扶的利川市柏杨坝镇双梨村购置制鞋设备一批,作为村级固定资产出租给扶贫车间,预计可解决20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滨江区对口帮扶的建始县从东西部扶贫专项资金中拿出375万元用于民宿改造,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近60个……
对口帮扶,合力扶贫,通过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记者手记
真扶贫,扶真贫
以前,出门打工靠“老乡带老乡”,是群众的自发行为;现在,政府层面有组织地开展劳务协作,通过开展各种就业创业培训,搭建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平台,积极组织专场招聘会,出台东西部扶贫就业优惠政策等有力举措,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开展劳务协作脱贫,精准是关键,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并注意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形成帮扶合力,助力实现脱贫致富。
- 工美新文创大展上的这些苗家银饰和绣品都是黔东南凯里乡民手工做出来的
- 丹寨:技能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校企合作梦圆就业之路
- 山与海呼应 助乡村振兴——淳安县山海协作工程工作纪实
- 一张图读懂2018杭州市对口帮扶工作
- 临安人社局“五心”级帮扶 助力施秉脱贫攻坚
- “小”团委 “大”作用 江干共青团携手助力东西部对口帮扶
- 西湖清江一脉牵——杭州对口帮扶恩施州纪实
- 施秉:电商加“油门”脱贫上“快车”
-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重烈到黔东南州考察调研
- 电商扶贫,助力黔东南
- 杭州市民政局与黔东南州民政局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框架协议
- 杭州市与黔东南州东西部 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召开